2023充电桩行业政策汇总

2023-07-26

我国充电桩行业政策与建设规划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充电桩纳入“新基建”七大重点领域之一,强有力的推动了行业的发展,也促进各级政府密集发布充电桩行业相关政策和建设规划。本文汇总了国内历年发布的充电桩政策和十四五期间的各省市充电桩建设规划。

一、国内历年充电桩政策汇总

政策名称

颁布时间

制定部门

主要相关内容

《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

2023.05

国务院、能源局

加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加快实现适宜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地区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统筹考虑乡村级充电网络建设和输配电网发展,加大用地保障等支持力度,开展配套电网建设改造,增强农村电网的支撑保障能力。到2030年前,对实行两部制电价的集中式充换电设施用电免收需量(容量)电费,放宽电网企业相关配电网建设投资效率约束,全额纳入输配电价回收

《2023 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

2023.04

能源局

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上线运行国家充电基础设施监测服务平台,提高充电设施服务保障能力

《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交通运输部、能源设施建设行动方案》

2022.08

交通运输部、能源局等

加强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能建设,加强普通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群周边等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超快充、大功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

《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2022.07

发改委、工信部、生态环境部

加快充电检建设及换电模式创斯,构建便利高效适度如前的充电网络体系

《商务部等17部门关于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

2022.07

商务部等17部门 

积极支持充电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居住社区、停车场、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客货运枢纽等充电设施建设

《国务院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

2022.05

国务院

优化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站)投资建设运营极式,逐步实现所有小区和经营性停车场充电设施全覆盖,加快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客运枢纽等区域充电桩《站》建设

《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

2022.05

国务院办公厅

优化公共充换电设施建设布局,加快建设充电桩

《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

2022.01

国务院

优化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站)投资建设运营模式,逐步实现所有小区和经营性停车场充电设施全覆盖,加快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客运枢纽等区域充电桩(站)建设。

《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

2022.01

发改委等十部门

力争到2025年,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快充站覆盖率不低于80%,其他地区不低于60%

《商务领域促进汽车消费工作指引和部分地方经验做法的通知》

2021.02

商务部

便利新能源汽车充(换)电,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出台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补贴政策,支持依托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务区、路灯等建设充(换)电基础设施,引导企事业单位按不低于现有停车位数量 10%的比例建设充电设施

《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

2021.02

国务院

加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加氢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关于提振大宗消费重点消费促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若干措施的通知》

2020.12

商务部等12部门

加快小区停车位(场)及充电设施建设,可合理利用公园、绿地等场所地下空间建设停车场,利用闲置厂房、楼字建设立体停车场,按照一定比例配建充电桩;鼓励充电桩运营企业适当下调充电服务费

政府工作报告

2020.05

国务院

“新基建”包括5G基建建设、特高压、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七大领域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

2020.01

工信部

依托“互联网+”智慧能源,提升智能化水平,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布居充换电基础设施,加强与城乡建设规划、电网规划及物业管理、城市停车等的统筹协调。推动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科学布局、加快建设,对作为公共设施的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破除地方保护,建立统一开放公平市场体系。鼓励地方政府加大对公共服务、共享出行等领域车辆运营的支持力度,给予新能源汽车停车、充电等优惠政策

《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行动计划(2018-2020年)》

2018.11

发改委、能源局、工信部、财政部

提升充电设施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提升充电设施运营水平、优化布局充电设施建设。逐步将地方财政购置补贴转向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新能源汽车使用和运营等环节

《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 

2018.09

国务院

到2020年,各地将公共充电桩建设纳入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范围,加大用地、资金等支持力度,在物流园区、工业园区、大型商业购物中心、农贸批发市场等货流密集区域,集中规划建设专用充电站和快速充电桩

《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

2016.02

发改委、科技部、环保部、住建部等

具备条件的公共机构利用内部停车场建设电动汽车专用停车位的比例不低于 10%,引进社会资本利用既有停车位建设充电桩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 年)》 

2015.1

发改委、住建部、交通部、工信部等

到 2020 年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 480 万个

《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

2015.1

国务院

到 2020 年建成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满足 500 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二、十四五期间国家层面充电桩建设规划政策

2022 年1月,发改委等多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提出到“十四五”末,我国电动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能够满足超过2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围绕“加快推进居住社区充电设施建设安装”、“提升城乡地区充换电保障能力”、“加强车网互动等新技术研发应用”、“加强充电设施运维和网络服务”、“做好配套电网建设与供电服务”、“加强质量和安全监管”、“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居住社区充电设施建设安装”这八个方面展开。

国家层面在这八个方面做了具体重点工作的规划:

1、加快推进居住社区充电设施建设安装

进一步强化部门协同推进和责任落实,要求物业等居住社区管理单位和业主委员会积极配合。既有居住社区要积极开展充电桩改造,新建居住社区要严格落实配建要求。预留安装条件的标准是要将管线和桥架等供电设施建设到车位,要加强规划报批、竣工验收的监督管理

2、提升城乡地区充换电保障能力

对于城市公共充电网络,要合理布局、多方兼顾;对于县城乡镇充电网络,要加快补齐建设短板;对于高速公路充电桩,要求将快充站纳入高速公路服务区配套基础设施范围;对于单位和园区内部充电桩,要求加快配建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并鼓励对外开放

3、加强车网互动等新技术研发应用

继续加大新技术研发,持续完善标准体系。要充分发挥动力电池的储能特性,探索推广有序充电、V2G 等形式,实现电动汽车与电网的协同互动。在矿场、港口、城市转运等场景因地制宜推广换电模式

4、加强充电设施运维和网络服务

要求充电运营企业加强运维,提升设备可用率和故障处理能力。要求各运营平台强化信息共享和便捷支付,提升充电便利程度

5、做好配套电网建设与供电服务

要求电网企业加大配套电网建设,相关部门要对配套电网建设用地、廊道空间等资源予以保障。要求电网企业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落实“三零”“三省”服务举措。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要加大供电和价格政策执行监管,规范转供电行为

6、加强质量和安全监管

建立健全行业监管,要求落实各方安全责任,严格充电桩建设各环节安全把关,要建立火灾事故调查处理、溯源机制,鼓励相关安全责任保险推广应用。通过国家、省、市三级充电设施服务平台加强监管

7、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

要对公共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鼓励各地建立与服务质量挂钩的运营补贴标准,加大新技术补贴,促进行业转型升级。提高金融服务,鼓励保险机构开发适合充电设施的保险产品

8、加快推进居住社区充电设施建设安装

进一步强化部门协同推进和责任落实,要求物业等居住社区管理单位和业主委员会积极配合。既有居住社区要积极开展充电桩改造,新建居住社区要严格落实配建要求。预留安装条件的标准是要将管线和桥架等供电设施建设到车位,要加强规划报批、竣工验收的监督管理

 

三、各省市十四五期间充电桩建设规划政策

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各省市也积极制定充电桩行业发展的利好政策,以下为各省市十四五规划期间的重点工作内容摘要:

安徽

大力推进居民小区、公共停车场,公交、出租、环卫等专用停车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公场所,旅游景区、高速服务区等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统一管理、布局合理、运营高效、开放共享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加大公共停车场、立体车库、充电桩等设施建设,重点解决老城区、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

北京

到“十四五”末,全市电动汽车充电桩达70万个,累计建设不少于5万根单位内部充电桩,不少于6万根社会共用充电桩,不少于20个充电精品服务示范站

重庆

有序提升城市公共充电桩、换电站覆盖能力,强化公共道路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构建山地道路交通信息采集网络,提供超低时延、超高可靠、超大带宽的车路协同网络。推广纯电动车1.6万辆,新建充电设施3万座以上

福建

推进管道数字化改造、智能化应用,建设一体化“互联网+”充电设施,加快建设电力物联网,开展配电网终端智能化改造。建设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完善综合运输服务网络,加快充电、加氢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年能源车辆推广应用力度,实施旅客联网联运

广西

加快布局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燃料电池汽车及耐低温、高安全性的动力电池 PACK 系统、电池管理系统、驱动电机及控制器、整车控制系统、智能网联汽车电子电控系统等。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推动交通运输节能,推广普及新能源汽车,发展低碳便捷交通体系

贵州

大力发展电力装备及器材制造,重点生产智能高低压成套开关、全封闭组合电器等数字化智能化输变电装备加快发展核电零部件和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推进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桩生产、水月园区充电桩研发中心等项目和产业园建设。加快配套电网改造,加强公共停车场充电设施巡查检修,提高设施设备使用效率。到2025年,新建充电基础设施20000个以上,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保障能力提高到3.5千瓦/辆。

海南

至2025年,公共领域新增和更换车辆 100%使用清洁能源汽车,电动汽车与充电基础设施总体车桩比在2.5:1以下。加快配套建设充电基础设施

河北

加强城乡路网、电网统筹规划,加快建设智能充电桩,完善城乡公共充电网络。健全城市路网系统,合理规划建设充电桩、停车场等公共设施,有效解决“停车难”问题,积极推进公交专用道建设,有序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系统建设

河南

建设智慧能源基础设施,完善省能源大数据中心功能,加快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智能微电网和充电桩建设,强化电力、天然气、热力、油品等能源网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

黑龙江

加快布局便捷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建成全省统一的充电设施运营管理平台,实现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数据共享,依托公交站场、停车场、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场所,构建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新增各类充电桩1.7万个以上。建设公共服务充电基础设施,推进居民区与单位停车位充电桩配建工作,合理布局社会停车场所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新建换电站30个以上、充电站650个以上

湖北

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有序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合理规划建设智能化停车场充电桩和地下综合管廊,加强各类生活服务设施建设,增加公共活动空间,推动发展城市新业态,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完善提升小区及周边公共卫生、养老、托育、停车场、充电桩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20万个以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湖南

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充电桩40万个,形成“车桩相随、开放通用、标准统一、智能高效”的充电网充电网:建成充电桩40万个。进“发输变配用”全链条5G融合应用,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布局,新建住宅小凶充电车位占比不低于 10%,加快公共停车场充电设施改造

吉林

布局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破解充电桩进小区难等问题,提升互联互通水平,提高充电便利性和产品可靠性。到2025年,全省充电桩设施满足超过1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

江苏

全面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布局城市和城际充电服务网络

江西

精准发展汽车产业,坚持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方向,保持特种车优势,有序发展新能源汽车打造商用车强省

内蒙古 

实施再电气化工程,加大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广“新能源+电动汽车”智慧协同互动体系

宁夏

加快推进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充电设施体系

青海

建设智能充电服务平台,构建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研究制定投资高质量发展总体战推动5G、数据中心、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谋划一批强基础、增后劲、利长远的重大工程。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工程:引进新能源汽车制造、充电桩生产线等项目,推进高原风电、光伏装备制造基地建设等项目支持发展大型锻铸件制造

陕西

加强新能源汽车研发,强化整车技术创新,突破关键零部件技术,推动与互联网、新能源、人工智能等融合创新发展,推动充换电、加氢、信息通信与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和使用效率

四川

发展智能物流服务平台,推进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发展,加快布局公共服务区域公(专)用充电基础设施

天津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实施公交场站补短板工程,强化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衔接,加快公交站点和充电、加氢停车换乘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完善配套养老抚幼、无障碍设施、便民市场等服务设施,支持有条件的小区加装电梯,鼓励配建停车位和充电桩等设施,加强停车设施建设管理,到2025年,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云南

进一步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力度。增强产业竞争力和辐射力,聚力发展大健康产业,加快培育先进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化工、新材料和冶金、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文化和旅游、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支柱产业集群

浙江

大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及智能汽车、绿色环保、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加快形成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积极推进绿色低碳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分步骤推广应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使用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发改委、能源局、工信部、财政部、住建部、各省市政府网站、前瞻产业研究院、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中商产业研究院

相关资讯

为什么短信验证码都是4或6位数?

为什么短信验证码都是4或6位数?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家对短信验证码都不陌生,其中最常用的场景就是身份验证了,不知道大家有没... [点击详情]

行业观察
2021-04-09

一键认证火了???这才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一键认证火了???这才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新...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奇特现象,现在登录手机APP已经不需要账号和密码了,甚至连短信验证码... [点击详情]

行业观察
2021-12-27